“百度文化和微軟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都是務實、開放、自由的。百度文化是由校園文化加上硅谷文化傳承這兩部分構成。”曾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工作的百度校園品牌總監張高博士如是說。務實的工作作風,開放的文化,自由的氛圍給予了每位員工足夠的發揮余地和發展空間。
作為一直密切關注校企合作并親自參與其中的專家,張高認為,產學合作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無論在理念上還是行動上都已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從結果的角度去判斷,校企在合作的模式上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在合作的深度上有待加強。企業和高校的訴求是不同的,企業的研發重點是市場急需的產品,而學校更關注比較前沿的科技,企業和學校的關注點和需求不同,若想把學校研究成果快速轉化為生產力,若想學校和企業合作能深入,需要建立一種智慧的機制把兩者巧妙地粘合起來。
和其它互聯網企業一樣,百度也面臨著高端人才缺乏和新員工不能立即進入工作狀態等困境?;ヂ撔袠I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難道企業要花一年時間把畢業生培訓好再上崗,這顯然不現實,怎樣把企業對人才的諸求第一時間傳遞給高校,并促使高校立即在課程設置上做出反應,以減少供需方面的矛盾,百度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包括每年都派工程師到高校去開二十幾門課,但這并不是最終的解決之道,靠有限的工程師去傳授無限的知識僅能解燃眉之急,對軟件人才需求呈現井噴趨勢的互聯網行業只是杯水車薪。怎樣突破這個瓶頸?在深思熟慮并多方考察后,百度教學實踐基地應運而生。
張高說:“整體來講我們設計這個百度教學實踐基地項目是希望打通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壁壘。這個基地的定位是幫助教師去了解前沿的技術,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我們將從三個維度上去保障百度教學實踐基地的落地。首先是授權給所有的軟件學院,獲得學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將有關課程納入課程體系。其次是把百度的前沿技術用最準確、最及時的專用渠道傳達給老師,并且簡單易學,讓百忙之中的老師一學即會,隨時幫助老師更新知識體系。第三是給學生一個實踐的平臺。理論講得多了學生還是云里霧里,到底什么是云,學生實踐后才能理解。百度給上課的學生都提供帳號,讓學生登錄到百度云后臺,開發百度云的應用,借此豐富學生的體驗,而不是只停留在概念的理解這一層面。